- 相關推薦
讀《仰望蒼穹-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有感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于自己的讀書感悟,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后感了。但是讀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仰望蒼穹-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有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讀《仰望蒼穹-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有感 1
這本書是我從育才書店買來的,我很是喜歡。已經寫過很多次這本書的讀后感了,可是每一次閱讀感受到的都大不相同!我真正喜歡這本書,喜歡這個不屈不撓,永不放棄的人-南仁東。每當捧起這本書閱讀,我便充滿了力量,仿佛自己也成了巨人,不畏一切的艱難險阻,這也許這就是“他”的魅力所在吧。
書的封面是南仁東的半身像,他在仰望什么呢?哦,他在看自己建設的天眼,他希望祖國在科技上更進一步。點點希望,堅持不懈,成就了天眼的成功。
他在為尋找合適建造天眼的地點時,徒步走遍上千個洼地,走遍上百個山窩,在偏遠荒涼的大山里走了12年,才選定了最終的位置!這個"12"不僅凸現了南仁東的巨大努力,還讓人們知道了哪怕時間再長久,為了理想,也要努力下去。每一天,每個月,每一年,成百上千個日夜最終都是為了這一個天眼。在龐大的天眼背后,更是一個更加龐大的團體!在團體背后,是山區的山民們對未來和科技的無限向往。
淡泊名利,待人誠懇,胸懷全局,這些詞語,似乎都是為南仁東而寫。在我看來許多人跟他比,都會黯然失色。他教給了我們這些后輩一個道理:“要向著自己的目標前進?不能做說話的巨人,行動的.矮子!”
為了天眼,南仁東爺爺,不惜舍棄自己的身體,60歲高齡時還親自上陣!在南仁東爺爺眼前,天眼就猶如自己的兒子!從平安降生到大國重器,哪怕付出再多,也是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我不禁淚目,握緊拳頭!南仁東爺爺的這種精神,就讓我們傳承下來!您是指路明燈,而我這個熱愛科學的少年,也終將在您的指引下,一路向前!
封面上的南仁東爺爺在望著我,仿佛在對我說話,他在說什么呢?他不用說,我懂了!他對我們這些后代的期望都在這深邃的目光中,如明亮的燈塔。
讀《仰望蒼穹-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有感 2
暑假里,我很高興能閱讀到《新中國英模故事選》一書。
在這本書中,很多的英模故事打動了我,讓我體會到新中國發展的不易和一代代勞動者的艱苦奮斗,讓我看到了中國發展、強大背后默默奉獻的英模事跡,他們的人生,伴隨著我們共和國的艱辛歷程一路走來。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天眼之父——記南仁東》一文,因為我在2018年暑假期間曾到貴州親眼目睹過那神奇的中國天眼。
眾所周知,南仁東院士是我國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即中國天眼(FAST)的主要發起者和奠基人。南仁東最讓我欽佩的就是他的民族精神和對科學研究的不懈意志。他在1993年國際無線電聯盟大會后,下定決心建造中國的新一代射電望遠鏡,并為了這個理想傾注了一生。
1994年他帶領團隊在貴州喀斯特地貌區選址,單口徑射電望遠鏡的選址必須是低洼的地方,還要排除各種地形、氣候等因素的干擾。他帶著咸菜,扛起鋤頭,走遍了中國300多個候選地。他踏足了從未有人足跡的荒野,遇見了很多從未遇過的險情,山險路難,很多地方,當地老農都不敢走,他卻從不回頭。他沒有國外科學家的傲氣,變成地地道道的中國“農民”。
光有選址,沒有資金怎么行?他又從科學家變成“推銷員”。在選址期間,還要為項目建議書審批到處奔波。那幾年里,無論大會小會、國外國內,他逢人就推銷自己的大望遠鏡項目。他曾自嘲道:“我開始拍全世界的馬屁,讓全世界來支持我們。”在他的努力下,最后立項申請書上,多出了二十多個合作單位的名字。
2011年,經歷了重重阻礙,中國天眼正式開工,2016年9月25日,FAST工程正式竣工。他提出的索網支撐反射面設想最終發展為FAST主動反射面設計方案。他又組織攻關,對中國天眼工程起到決定性作用。就是這項工程,讓外國科學家望塵莫及,讓中國成為世界上看得最遠的國家。
查閱資料得知,通過FAST系統可以靈活地控制由4450塊獨立面板組成的反射面,接收面積相當于30個標準足球場,對準天體目標,再由6根鋼索拖動重達30噸的饋源艙,抵達焦點位置,實現實時控制下形成瞬時300米口徑拋物面的功能,以接收天體發射的電波。借助這只巨大的“天眼”,科研人員可以窺探星際之間互動的信息,觀測暗物質,測定黑洞質量,甚至搜尋可能存在的星外文明。
1984年,他開始使用國際甚長線網對活動星系核進行系統觀測研究,主持完成了歐洲及全球網十余次觀測。成了馳騁于國際天文界的一流科學家,得到了全世界天文界的青睞,所有人都期待他有更大的成就,他毅然放棄了國外比他現在多300倍的工資,回國就任。許多人說他傻,但他心里明白:科學沒有國界,但科學有祖國。他知道祖國需要他,這就是他高尚的民族精神吧。
我覺得他們那一代人就是那個樣子,吭哧吭哧地拼命干。新中國70年走過來不容易,這些人是中國的脊梁。南仁東有豐富的精神內涵,體現著我們民族的奮發自強的精神,他們具有一種開放的胸懷,一種參與世界科學發展、推動世界科學進步的開闊胸襟。
中國的.這一代科學家是白手起家,不是高高在上的。他們是從極艱苦的條件下開始探索。具有中國的民族精神,奮發自強,同時又能開拓性地參與推動乃至引領世界科學的發展,南仁東把我們民族的精神和時代精神完美地融合了。
南仁東說過這樣一句話:“美麗的宇宙太空,正以它的神秘和絢麗,召喚我們踏過平庸,進入到無垠的廣袤。”一個民族,正是有像他這樣仰望星空的人,我們的民族才能有希望。他是龍之角,鳳之冠,國之棟梁。他報效祖國,無私奉獻,他心里從沒有渴求過能有多少人知道他、記得他。可我們卻不應該覺得,這就是理所應當的。有這么一句話“將軍孤墳無人問,戲子家事天下知。”這種情況不正常。
南仁東先生雖然過早離開了人世,但抬頭仰望星空,以南仁東命名的行星還在璀璨的星空中發出耀眼的光芒!感謝南老在祖國發展過程中做出的貢獻。他的愛國情懷、科學精神、民族精神堪稱楷模,必將激勵著廣大科技工作者繼往開來,不懈奮斗,激勵更多的人參與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道路上。
讀《仰望蒼穹-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有感 3
1993年發生的一件事,是值得在這里記述的。
這年9月,國際無線電科學聯合會第二十四屆大會在日本京都召開,南仁東參加了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所屬的射電天文學分部的會議。正是在這個會議上,多國天文學家共同提出:要抓緊建造新一代功能強大的“大射電望遠鏡”。因為地球上無線電的大量使用,越來越多的電波干擾了接收外太空信號,如此下去,人類將被封鎖在自己發出的無線電波之內,無法對浩瀚的宇宙做更深入的探索研究。
這是要超越美國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一國的力量難以實現,須多國聯手。于是,會議決定成立國際大射電望遠鏡工作組,由包括中國在內的10國代表組成。
在中科院科學傳播局主辦的南仁東事跡展里,有一段文字這樣寫道:“他先后在荷蘭、日本、美國、英國及意大利等多家天文機構進行客座研究,回國后曾任北京天文臺副臺長、北京天文學會理事長等職務。”從1985年到1993年這8年,南仁東去多國天文機構做客座研究。他在日本京都參加射電天文學分會的討論,深知多國將聯合建造大射電望遠鏡這件事的意義!1993年9月24日,他從日本回到北京,迅速向中科院提出:我們要積極爭取讓國際大射電望遠鏡建到中國來。
“這是一個必須抓住的機會。”南仁東說。如能爭取到,將極大地提高我國天文學乃至基礎科學的研究水平。但是,多國也在爭取,我們有希望爭取到嗎?只有去籌措,才有希望。南仁東開始四面八方聯絡一批天文學家共謀此事。
1994年初春,北京天文臺院子里的樹枝冒出新綠的時候,南仁東拿出了一篇《大射電望遠鏡(LT)國際合作計劃建議書》。這份建議書共1.73萬字,融入了我國天文學家積蓄百年的科研理想和奮斗激情。這是一份歷史性文檔,也是南仁東全力以赴為國“出征”的宣言書。
建議得到中科院支持。隨即著手選址。這年6月底,他和一位在選址中發揮重大作用的人相遇,這個人就是中科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的博士聶躍平。
在貴州萬山深處選址,這是南仁東與農民結合的10多年。無論去哪里,總有農村干部和農民群眾為他帶路。無路的地方,要用柴刀在叢林中劈出一條路來,沒有農民兄弟的幫助是進不去的.。而建造“中國天眼”,也正是在無路的地方辟出一條路來。
雨衣、解放鞋、柴刀、拐杖,是他們長年攜帶的裝備。這是南仁東、聶躍平和選址的科研人員再次經歷的“社會實踐大學”。不論科學多么尖端,理想多么高遠,仍需腳踏大地前行。
最讓南仁東無法忘懷的是,普定和平塘兩地,僅僅聽說尚家沖和大窩凼有可能成為大射電望遠鏡的臺址,農民們就把能通汽車的路修到了大山深處。
“不要修,不要修,還沒定啊!”南仁東反復說。可沒人聽他的。那是冬季,那兩條路都是在荒山野嶺中修出來的。當時的貴州雖然經濟相對落后,但那里的農民有股精氣神,他們筑路的勞動里有無法用金錢計算的東西。
南仁東曾說“要積極爭取”,貴州人民的“積極爭取”一次次讓南仁東感動泣下。漫長的12年選址和種種“積極爭取”的過程中,他遇到了各種困難和挫折,貴州人民的殷切期望和真情相待,是他最大的支持力量。
讀《仰望蒼穹-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有感 4
小的時候指著天上的月亮問媽媽:“月亮怎么我走,它也跟著我走,我可以去月球上嗎?月球上會有什么呀”,大家會對遙遠的外太空充滿好奇,當時的技術大家對未知的星空充滿好奇,現在隨著科技的發展在一步步揭開外太空的面紗。
作為“中國天眼之父”的南仁東,是他讓我們有機會去探索神奇的外太空。大多數的人的他的印象可能停留在帶著工作帽、穿著工作服的白胡子老人,知道他對于國家做出的貢獻,卻不知道南仁東年輕時有過很大的壯舉。
一、年少頓悟發奮學習
1951年6歲的南仁東和眾多的孩子一樣對宇宙有著強烈的好奇心。據小伙伴張平回憶,小學的時候倆人經常去龍首山上看星星。當時的中國處于動蕩時期,整個國家在慢慢地恢復,中國還沒有能力去發展天文領域。
小孩子的世界里有十萬個為什么,南仁東也一樣。熱愛文學癡迷美術的他在15歲的時候發生了轉變,不再是為了自己的好奇心去學習,他有了更大的目標。造成南仁東轉變的是他的初中老師。
按道理來說,老師會更關注成績好的或者成績不好的,南仁東這樣在班級里平平凡凡的學生,最不容易被老師注意到的。這位老師慧眼識才,把南仁東邀請到自己的家里進行談話,倆人聊理想談志向。在這之后南仁東變了,開始了人生道路轉折。
南仁東在學習上勤奮努力,成績迅速提升,成為了當時老師眼里的神童,高考以吉林省理科第一名的成績進入清華大學。南仁東周圍的人都知道他是熱愛天文學的,高二的時候會訂閱天文學雜志,大家沒有想到的是高考志愿他選擇了建筑系。更讓人不可思議的是,分數高出清華建筑系的南仁東被調劑到無線電專業,這個時候的中國需要培養無線電方面的'人才。
面對這樣的結果南仁東的心情我們無法得知,或許是他內心是不想去無線電專業的,又或許為了國家的發展選擇無線電專業,他最后的選擇是進入無線電專業,好好學習知識。
二、出類拔萃,青云萬里
1968年南仁東畢業被分配到吉林省通化市無線電廠工作,這個地方是南仁東科研的起點。
23歲的南仁東要比同齡人看起來大很多,和同齡人穿搭也很不一樣。當時流行行軍服裝,大家比較喜歡綠顏色的衣服,南仁東去報道的時候穿著皮夾克、黃色緊身褲,腳上穿著給一雙尖頭皮鞋,這樣的裝扮在當時的社會是非常時髦的,大家對于這樣的一個“異類”是不解。
身為清華無線電專業的第一名,他被領導安排在包裝車間工作,當包裝工,這樣的安排讓南仁東非常的生氣。在和廠長一番理論以后調到無線電組車間當“小金工”,這個依舊和自己的專業不是很符合,他卻很滿意,沒有什么意見。南仁東把這樣一件枯燥的工作做得比專業技工還要好。
1968年12月22日,國家響應“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有很多高材生紛紛到農村去。這個時候的南仁東還沒有學夠技術,就被上級安排到研發便攜式小型收音機小組。24歲的南仁東和廠里的其他小伙伴一起研發了中國第一臺便攜式小型收音機,這個收音機名為“向陽”牌收音機。
經過批量的生產,收音機向全國售賣,家家戶戶都有這樣的收音機。這對于當時的國人來說是無比的欣喜,給大家帶來了接受外界新聞的平臺。有些人在面對挑戰時會選擇慢慢退縮,有些人則直面挫折,南仁東則是后者。
1970年南仁東所在的廠從無線電廠分離成獨立的一個無線電企業,改名為吉林省通化無線電廠。在這新的一年他們接收到了一個嚴峻的任務,制造10千瓦電視發射機的任務,這對于當時的中國來說是一個挑戰,南仁東認為這對于自己是一個非常好的機遇。
剛剛大學畢業的劉紹禹是不想接手這個任務的,認為這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這樣的擔憂南仁東是理解的,在他心里就沒有不會完成的事情。他認為很多東西一開始也是沒有的,都是從無到有的,電的發現和使用,火車的建造與使用這些都是在人類一點一點創造出來的。
南仁東向廠里請示要接手這個任務,在劉紹禹還有其他工作人員一同的努力下經過一年的時間就成功研制出10千瓦的電視發射機。由南仁東主導設計的電視發射機被吉林省工業廳評為第一名。
三、放棄讀研,背包回家
1977年全國恢復高考制度,在得知這樣的消息后,南仁東內心是很猶豫的,妻子郭嘉珍是希望丈夫可以繼續進修的,廠里的人分為了兩派,一部分人希望南仁東可以繼續深造,另外一部分人是希望南仁東待在廠里做研究。
南仁東內心非常的糾結,他決定不去了,繼續跟進廠里的集成電路項目。有人為他做的決定感到嘆息,無線電臺的副局長找南仁東談話對他說:“眼光要長遠一點,一定要去深造,將來可以為國家做出個更大的貢獻”。
在聽到“國家”二字,南仁東決定要繼續深造,白天認真工作,晚上下班復習功課,日子在半工半讀中度過。在次年的8月南仁東收到了中國科學院的研究生錄取通知書,大家都在為他感到欣喜,人生的新大門在為他開啟,可是這個時候他又猶豫了。
在入學兩個月以后,南仁東放棄讀研究生,拿著自己的背包回到家。他的妻子對他的做法感到非常的吃驚,勸丈夫回去,其余工友也勸南仁東回學校,他認為在廠里干項目比鉆研星空實際得多。這件事情被工廠和研究生學院重視起來,大家一起勸返他回學校,經過眾人的勸說南仁東返回了學校。
【讀《仰望蒼穹-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有感】相關文章:
“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事跡02-08
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事跡11-14
”天眼“之父南仁東事跡01-07
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事跡13篇02-24
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事跡11篇02-16
仰望蒼穹的作文范文(精選20篇)12-05
中國天眼作文800字12-01
中國互聯網之父11-06
中國直升機之父12-13
張東蓀論《論語》中的仁12-10